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構建了功能完整、試驗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特高壓、大電網試驗研究體系。該院充分發揮技術創新中心專業優勢,結合新建工程系統條件、設備參數、沿線地形、絕緣水平等,專項研究特高壓工程建設新技術,提出工程設計參數,滿足安全建設需求,不但為工程設計、調試提供海量技術數據和依據。該院還以真型試驗的方式檢驗設備、線路質量,幫助生產廠家改進工藝,帶動行業質量水平的提升。
隨著特高壓工程全面進入大規模并行建設階段,交接試驗、系統調試多批次、分階段實施,保證人員、設備和電網安全面臨巨大挑戰。如何科學穩妥做好調試各項準備、萬無一失地完成現場試驗,成為調試技術人員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承擔電網工程投運前系統調試任務的國家電網仿真中心以實驗室計算分析為基礎,做好交接試驗和系統調試方案的編寫和評審,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在現場調試中,各站指揮和測試組積極開展與現場有關單位的技術和安全交底,并要求現場各項測試工作嚴格落實工作票制度,做好帶電運行隔離措施和防護措施。這些措施既杜絕了安全風險,也保障了調試工作的高質量推進。
質量監檢:層級管理強化生產環節管控
公司2015年基建工作會議提出,電網設備現已成為電網安全質量的關鍵。大規模特高壓工程的深入推進以及“三集五大”體系有序運行,迫切需要改變電網設備管理模式。中國電科院發揮技術優勢,構建設備管理三級體系,滿足了公司和電網發展需要。
在實施層面,中國電科院堅持從設計源頭抓質量,發揮制造企業和科研、試驗、設計、建設、運行單位的技術優勢,重視專家學者的咨詢作用,開展關鍵設計原則、方案和參數的審核,嚴格履行監造和試驗見證程序,實現設備質量和風險的全過程控制與管理,確保按期供貨、安全運行。
目前,中國電科院承擔著淮南—南京—上海等3個特高壓工程共195家制造廠的駐廠監理工作,以及錫盟—山東等工程的31家設備、材料供應商的駐廠監造工作。在設備監理(監造)過程中,中國電科院將質量責任落實到現場一線,建立了統一高效的監造管理組織體系,統一的組織架構、制度體系和業務流程,確保及時反饋每一個發現的質量問題,并依托自身科研實力解決,創建了不同于其他監造單位的質量管理模式。由于廠家遍布全國各地,設備千差萬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為確保設備的制造質量,對于質量問題高發的設備、工序和關鍵環節,中國電科院統一發出指令要求各個制造廠全部駐廠人員予以重點檢查,嚴控質量,最大限度消除質量隱患。 |